“我6年前來過一次烏什縣,這次來發(fā)現大變樣,有山有水有樹,城市面貌煥然一新。”6月21日,阿克蘇游客張女士說。
游客口中的大變樣,還要從燕泉河的前身——亞瓦格渠說起。作為貫穿烏什縣城區(qū)的一條重要水系,亞瓦格渠流淌著烏什縣人民的歷史記憶。
“小時候這里是一條長長的水渠,沒有什么配套設施,居住在水渠兩側的居民將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水渠中,造成水質重度污染。”說到早些年清澈的河水漸失“顏色”,寬闊的河兩岸成了“死胡同”,年過八旬的周先生頻頻皺眉。
周先生的惋惜和對河道新生的期盼,是不少烏什縣群眾的心聲。面對城市擴張與發(fā)展帶來的排澇能力不足等“城市病”,2015年,烏什縣決定以亞瓦格渠污染治理和兩側棚戶區(qū)改造為突破口,進行城市綜合提升治理。
做規(guī)劃、拉項目、搞建設,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改造,昔日的“垃圾渠”摘去了“黑帽”,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總面積35萬平方米、綠化面積16.7萬平方米、水域面積15萬平方米的城市濱河景觀帶,打造“泉在城中流、城在泉中映、人在泉城游”的園林式城市名片。
“現在的烏什縣可以說是半城山水一城綠,生活在這里的我們很幸福?!睘跏部h居民阿麗耶·庫爾班說。
近年來,烏什縣立足生態(tài)優(yōu)勢,以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,努力改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讓河水清了、空氣好了、城市“顏值”高了,各族群眾的幸福感也提升了。
為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(zhèn)化,使城市更安全、更健康、更宜居,成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,烏什縣合理規(guī)劃城市布局,杜絕大拆大建,深入挖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,在景觀帶建設了九眼泉廣場、歷史文化長廊、詠泉廊架、生態(tài)濕地、濱水廊橋、親水平臺等景點,讓群眾30米見綠、50米見園。
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優(yōu)勢,烏什縣持續(xù)優(yōu)化城市配套設施建設,大力發(fā)展文旅產業(yè),城市書屋、便民驛站等服務設施逐步完善,體育公園、街頭游園實現一街一景、一街一特色,15分鐘健身圈讓群眾在家門口健身有器材、娛樂有廣場。
據了解,今后烏什縣將更加注重水資源節(jié)約、保護和高效利用,在城市建設與精細化管理中用好水資源、做好“水”文章,努力打造宜居宜業(yè)宜游的魅力泉城,讓各族群眾共享生態(tài)文明建設成果。(阿克蘇地區(qū)融媒體中心 記者 鄧麗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