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
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,都是最美的奮斗者。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,才有了今日之中國。十年,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。讓我們一起,踔厲奮發(fā)新時代,篤行不怠向未來。
【解說】初夏時節(jié),新疆昭蘇縣的草原鋪滿新綠,牛、羊、馬在氈房周圍悠閑吃草,巴圖巴依爾與同事一起來到草原上的牧民家,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【解說】巴圖巴依爾是昭蘇縣人民法院察汗烏蘇人民法庭庭長,像這樣的流動辦案,他已經堅持了20年。從2002年到昭蘇法院工作,他先后歷任法警、書記員、助審員、審判員,長期工作在一線化解基層糾紛。2018年1月,被最高人民法院評選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。
【解說】巴圖巴依爾所在的察汗烏蘇法庭,地處新疆伊犁昭蘇高原,海拔2000米以上,冬長夏短,氣候變化無常。轄區(qū)的漢、蒙古、哈薩克、柯爾克孜、錫伯族等7.6萬農牧民分散居住在邊境區(qū)域,多民族、多語種的環(huán)境,讓初來這里工作的巴圖巴依爾覺得最大的困難不是辦案條件,而是語言障礙,于是巴圖巴依爾下定決心要攻克語言關。經過不斷學習,目前他能夠運用漢、蒙、哈薩克、柯爾克孜4種語言文字審理案件、制作法律文書。
【同期】昭蘇縣人民法院察汗烏蘇人民法庭庭長 巴圖巴依爾
用群眾聽(得)懂能理解的語言來詮釋法律,引導各族群眾相互理解,將他們大大小小的矛盾糾紛化解,將法律的公平正義帶給每位群眾,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。
【解說】農牧區(qū)交通不便,在車無法到達的地方,巴圖巴依爾就騎馬巡回,“馬背法庭”便利了各族群眾。
【同期】昭蘇縣人民法院察汗烏蘇人民法庭庭長 巴圖巴依爾
在牧區(qū),有很多牧民(因為)缺乏法律意識,正常的訴求無法解決,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矛盾糾紛,每隔一段時間,我們都會主動延伸司法職能,深入牧區(qū)、田間地頭,開展巡回法庭,以案說法等普法宣傳活動,將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。
【解說】按照“誰執(zhí)法誰普法”責任制,他帶領法庭干警,結合執(zhí)法辦案,用多種語言深入開展法治宣講,在法庭工作期間,年均結案360件,平均審理周期僅在10天,調解成功率63.98%、調撤率98.26%。
【同期】昭蘇縣人民法院察汗烏蘇人民法庭書記員 木尼拉
每次跟巴庭長一起去牧區(qū),或者田間地頭開展巡回審判,調解案子特別辛苦的,能夠遇見巴庭長這樣的前輩,我深感幸運。
左丹丹 巴特那生 新疆昭蘇縣報道